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

第九章(2)

<前一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後一篇>

嬸嬸頸上的傷化膿了,她虛弱的躺在床上,我們焦急的看著老奶奶,用一個雞蛋清,調拌白芨研的粉塗在傷口上。老奶奶研磨白芨時同我說道:
「小凱!你還記得這東西嗎?」我看這些穿在一起,曬得乾焦焦灰白色的根塊,還沒答話呢,老奶奶接著道:「這還是你那年長尾巴,好像是四歲吧?端午節那天,同苗姨媽買的,這串白芨買得好!」

老奶奶給嬸嬸包上藥時,還給她解釋這種草藥的作用:
「月光!你放心養傷,敷上這種藥很快好,白芨可止血、消炎、消腫呢。」
「娘!天氣這麼冷,家裏讓你一人受累了。今天你跟小敏去給國炎送東西,讓看了嗎?……看見他沒有?」
「月光!別難過,暫時還不讓見。估計過年時會讓見面的……今天我還給他買了包他最喜歡吸的『企鷹』香煙呢……」

為了度過年關和填飽肚子,老奶奶忍痛把她最後兩件「寶物」拿出來當了。頭一件是塊拳頭般大的,金黃色的琥珀。據老奶奶說,這是我祖父民國初年,進西藏平番亂時帶回來送她的。這塊黃裏透紅的「寶」我只見過一次,老奶奶說這塊東西能避邪呢。在過去那逃難走匪的危急關頭,每次都能逢凶化吉,她堅信都是這些寶物在起作用。第二件,是幾雙銀製的筷子。那是祖父被政敵在酒中下毒害死後,老奶奶聽說用純銀筷子吃飯可防毒,──銀沾上毒會發黑。喪夫之痛的她說甚麼也要打造一雙,那知銀器店一賣就要賣一桌八雙,索性就買下這套手工精緻的銀筷,直保留至今。叔叔當初需要錢做生意,老奶奶把能換錢的都賣了,就是捨不得這兩件。可是眼下再捨不得,這一關無論如何是過不去了。

我和小哥哥陪著老奶奶一連走了幾家當舖,都嫌出價太低,實在沒法賣。天色漸晚,老奶奶一面急步走,一面說道:
「這些人心也太狠了,他們越是看我們急,就越壓價,要不是缸裏沒有米了,我又何至於此……不算上這塊琥珀,就這把銀筷子;別說那些雕龍刻鳳的手工,光斷斤兩賣銀,也不止他們出的那點錢。」

明天就是「尾禡」,當舖都可能不開門的。我家不要說年貨,就連米都沒啦……沒辦法,還是來到出價最高的那家,──高高的櫃檯下,我和小哥哥站在老奶奶身後,只見她趨前一步,踮起小腳尖,把那包舉過多少次的東西,小心翼翼地遞了上去:
「掌櫃的,煩您老再仔細看看,那琥珀是正宗印度貨,是有來路的,──您再看看純銀筷子,那手工認真了得,您老再添多幾塊,添多幾塊吧……」
「細短銀筷子八雙……慢!有雙已用舊,寫──二十元、小塊雜色琥珀,寫──十元,兩樣共寫──三十元整。」(已用人民幣)
我退後兩步,抬頭看見櫃檯上坐一乾瘦老頭,把老奶奶遞上的東西打開,隨便翻看 ,也不理老奶奶說些甚麼,高聲唱道。
「還是那數?掌櫃的!您就加幾塊吧,那銀筷子就是論斤兩也不止二十元吶!……」
「這裏不是銀號,是當舖!捨不得就留著吧,要當,只值這麼多。──想清楚嘍,我們要打烊啦!」
瘦老頭很輕鬆的說完,把東西往櫃邊一堆,連眼皮也不抬一下。

老奶奶無奈地回頭看了看門外,街燈照著飄灑的雨雪;再低頭凝視我兄弟倆飢寒畢現的神色,── 唉 ……!老奶奶長嘆一聲,用指尖把那包東西頂了進去,又掏出戶口冊遞上去。(共產黨已在全中國施行了「戶口冊」登記,清楚記載家庭成員的詳細資料。我家戶口冊「家庭成份」欄目上填的是:歷史反革命)

在稀濕陰冷的街道上,老奶奶領著我們來到一家麵館,買了六個剛出籠的饅頭。我同小雙哥一人分到一個,我張開大口就要咬,老奶奶立即告訴我,這是「嗆麵」饅頭,要慢慢吃,不可急,否則會阻喉嚨。果然,這種硬硬的饅頭細細的嚼,越吃越香甜……

<前一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後一篇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