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

第八章(5)

<前一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後一篇>

共產黨又開始大屠殺──「鎮反運動」搞得中華大地暗無天日。老奶奶和嬸嬸整日提心吊膽!叔叔安慰她們說:自己是已經判了的,法律上講已經定了案,如要再抓,應該有充分的理由和證據,自己並沒有再犯甚麼事,所以沒有必要擔心。可是自吳伯伯被再次抓走後,叔叔自己也亂了方寸,他內心的壓力與煎熬不足為外人道。
叔叔那次痛打我們後,一直都表現得很歉疚, 晚上他冷靜下來,還親自給我們擦藥,摸著青一塊紫一塊的傷痕問長問短……。接下來的日子,每天或多或少他都會帶些水果回來大家分著吃;在那秋末冬初的晚上,第一次帶我兄弟倆去泡澡堂;在那冷風颯颯的街頭, 又一次嚐到了冰棍的滋味……

我家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── 一天半夜裏,他們把叔叔又抓走了。在這之前三天每天都有一件事,使我終身忘不掉:頭天晚上我們像往常一樣,等叔叔帶水果回來分給我們吃,大約晚上八點過鐘,我和小雙哥在院子裏接住叔叔手上的一個牛皮紙包,跟著問道:
「叔叔!今天買的甚麼水果?」
「買的倆梨。」叔叔跟在後面,漫不經心地說道:「去,交給嬸嬸削了皮分著吃。」
「啊!今天吃梨,分梨嘍!……啊──!分梨嘍!」
我和小雙哥向屋裏的姐姐們報信,邊跑邊嚷。誰知,言者無意,聽者有心。我們又闖禍了?這時只見老奶奶滿面怒容走進來,指著我和小雙哥怒斥道:
「你兩個小混帳東西,剛才窮嚼甚麼牙巴骨,嘴裏胡說些甚麼來了?唵!分甚麼『離』?嗯!」當她一眼瞧見桌上放的兩個梨,怒氣未減的繼續說道:「今兒個這梨誰也不能分!就這麼吃……」
我甚麼心情也沒有了。早晨起來,這梨怎樣發落的?也沒問。兩天後叔叔被拉走,我心裏難過極了,──莫非是我們那「梨」嚷壞的!

第二天,第二件事:叔叔看我為那梨的事心情不好,就帶我去店裏。下午趙七吩咐叔叔出街辦事時,那副對叔叔輕蔑的態度,到如今我都記憶猶新:他虎著一張四方臉,大腿翹二腿,浮腫下垂的眼瞼,蓋不住他那睥睨看人的眼神,斜瞥著的嘴角上,叼著一條咬在齒縫裏的粉絲,臉上透出一絲奸笑,──這那像張人臉,簡直就是把刀!
叔叔牽我走在街上,沿途都是標語。電線桿上的喇叭、商店裏的收音機都反覆播放著,充滿殺氣的歌:
「貪污分子!你睜開眼,兩條道路有一條,一條活路、一條死路……」
聽!……這都唱的是些甚麼呀?這哪是人唱的呢!再看見人們個個行色匆匆,氣氛使人憂鬱。我們經過一家戲院門前,一副巨大的戲劇廣告牌把我引得仰首駐足,只見廣告畫的是一條白色的龍,在雷電交加中騰空而起,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婆在畫的左下角,抓住龍的一隻腳……我驚奇地說:
「呀!叔叔,她抓住的是隻人腳呢!」
叔叔給我解釋,這齣戲的名字叫《望娘灘》。那條龍是那個老太婆的兒子變的……我大感疑惑,人怎麼會變龍呢?再說,戲台上怎麼表演龍和那些風雨雷電呢?……我一面走一面被連串問題纏繞著。晚上,在我的糾纏下,叔叔給我講了他有生之年的最後一個故事──《二十四個望娘灘》:
「在很久很久以前,四川有個很窮的小村莊,住著一家人家:倆老和一個年輕力壯的兒子。不久,老頭病死了,老太婆傷心地哭瞎了雙眼,從此和她非常孝順的兒子相依為命。兒子每天上山砍柴擔進城裏去賣,然後換了糧食回來養活母親。這年天乾,很久沒有下雨,到處一片枯黃,附近的柴砍光了,兒子只好跑進更遠的山裏去。他走了很遠的路,來到一座大山頂,猛烈的太陽熱烘烘地烤著大地;汗流浹背的他正坐下來抹汗水,突然看見對面的懸崖上,長著一叢翠綠的青草。他高興得顧不上休息,急忙爬上去割了一大挑。他一面快步的往回走,一面想,這樣的旱天能割到如此的青草,定能賣個好價錢。果然!還沒來到市場,就被人家買了去。第二天,他又來到那座大山,昨天割了草的地方,又是一片綠油油的,他依然割了一大挑。不消說,又被人們爭著買了去,比昨天的價錢更好。他買了些好吃的回來孝敬娘親。說來奇怪!那懸崖上的青草像割不完似的,每天他來到,又是長得滿滿的。一連幾天都如此,他開始感到怪異。這天,割完一挑後,他順手拔開草根看看,忽然一粒閃閃發光的珠子滾出來,驚喜的他拿起來把玩了一會。眼看天色不早,他把珠子放在懷中,急忙擔著青草賣了趕回家去,把拾到珠子的事告訴母親。蛋大的珠子放在母親手上,她雖然看不到,但心想這粒冰涼滾圓的東西定是寶物,立刻正色說道:
『孩子!咱們雖窮,可千萬不能拿人家東西,快給人送回去!』
兒子即刻申辯,這確是在深山草中拾到的 。他將這些天所遇見的事講給母親聽。既是如此,母親吩咐孩兒把它藏好,萬一真有失主,也好歸還。這家徒四壁,無處好藏,唯有牆角的米缸,揭開來裏面還剩半升米,就塞進米裏。

清晨,兒子照樣來到那座大山,往懸崖上一看,枯黃一片哪裏還有半根青草!空手而回,母親安慰一番,並叫孩子去煮點粥。打開米缸,兒子大吃一驚!滿滿的一缸米呈現眼前,揪揪耳朵,不是作夢;伸手摸摸,半點不假。母親問發生何事?……知道後也覺怪異,今早並沒有人來過啊!母子倆百思不得其解。接著數日,那米任隨娘兒倆怎麼吃,早上米缸仍是滿滿的。這時兒子想起放在米缸底的那顆珠子……莫非是它?哦!對了,怪不得那窩青草老是割不完。他如夢初醒,立刻找來隻空箱子,把珠子掏出來,和幾個銅錢一起放進箱子。第二日天剛亮,打開箱蓋一看,滿滿的一箱銅錢,──原來是顆寶珠!這下可好,娘兒倆要吃有吃,要穿有穿,全村的人都不愁吃穿了。誰知,好景不常!城裏的貪官老爺知道了,要來搶這顆寶珠,大隊人馬包圍了倆母子的家。兒子不甘寶珠被官搶去,愴惶中把珠子吞進了肚裏 。突然狂風大作、烏雲滾滾、雷電交加,這突然的變化,把官兵嚇呆了。兒子感到喉嚨好似火燒,口喝極了,一下衝到水缸邊,咕隆!咕隆!幾口就把一缸水吸乾。此時的他,滿臉通紅,力大無窮。口還是渴,他發狂了,誰也擋不住,他飛奔到江邊,俯身下去猛飲江水。他的頭漸漸的在變,身體也變長起來。哭喊著的母親追來,抓住匍匐在江邊的孩兒一隻腳。狂風捲起巨浪,在閃電中,人們看見還剩一隻腳沒變的一條銀白色的龍騰空而起,翻滾在雷電與黑雲間,並不停地回頭望江邊呼天搶地的老母親。牠每一次回頭,江中就漩出一個灘,牠一共回了二十四次,也就形成了二十四個灘。人們為紀念好心腸的母子,從此把這些灘稱為『望娘灘』,一直流傳至今。」

<前一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後一篇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