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

第十五章(4)

<前一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後一篇>

我已升上三年級,班主任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尹老師,沉默寡言的她,在全院十幾個老師中,最受孩子們尊重。聽說她過去就是在教會辦的「保幼院」當老師,因此她很理解孤兒的心。只要是她當值,不要說各寢室靜悄悄,就連每晚必有人翻牆出去「補充貨源」(偷罐頭食品),也因不願讓尹老師為難,而暫停行動;誰也不敢在這一天成為眾矢之的。全院老師誰好誰不好,孩子們心裏明鏡似的。其實大家何嘗不想有一個制度健全,安定和諧的環境;但是制度的不斷變換,老師們開會的時間比教書的時間多。老師無心教學,態度也變得惡劣!孩子們產生逆反心理,對前景亳無信心,天真的以為採取這種行為抗議;逼使每個老師都像尹老師那樣:和藹親切,孩子們就都會很聽話,大家心情愉快了就可改變一切;而院裏各方面就會好起來。不料事與願違,大家自發的這種行為,引起其他老師對尹老師的忌恨,反而令尹老師承受了極大的壓力。幼稚的孩子們哪知道,問題跟本不怪老師誰好誰壞!而要怪只能怪那些口齒不清的孩子天天必唱的那句:「……中國出了個毛賊捅」…… 中國的漏子就是他捅出來的!

尹老師的反面是莫老師,就是領走了小哥哥那個肥胖的老師,大家給他取了個花名:「莫二友」,他早期是住在禮堂樓上的老師宿舍。他喜歡「二友」牌的牙膏,每天早上漱口洗臉,逢人便讚他的牙膏,也不知是記性不好呢,還是他不厭其煩。有的老師和同學已聽過幾遍,「泡沫多、防蛀蟲、除口臭」成了笑話,他這「二友」之名不脛而走。

莫二友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板著鐵青臉,一雙鷹樣的眼睛,令人望而生畏。他出手打人,擅長曲起兩手指,敲擊人的腦門,受他這叫「磕揣」的敲打,當堂令你眼淚直飆,腦袋上敲起的疙瘩幾天都不散,有些痛極了的,會邊跑邊破口大罵:
「狗雞巴日的莫二友、莫青頭!」

我第一次聽見「莫青頭」,不明所以,後來經一個從「特教班」轉來我們班的中美混血兒的解釋,真是笑得我肚子痛。莫二友四十多歲單身一人,長期的鰥居引來人們的注意。尤其是他在廁所小便時,總喜歡站在牆角位,誰也見不著誰的地方──他人胖肚子大,得彎著腰雙手繞過肚子,才可以找到「它」。不知是因尿結石,還是疝氣腫,他捧著個大肚皮一站就很久,調皮的同學就在廁所外面大叫:
「喂!有人偷南瓜,快來看啦!」
好事之徒打起賭來,誰能看見他的「它」的,願輸打牙祭的全部肥肉。有人爬上牆頭,結果不成功。你想,連莫二友自己都看不到,在他更上面的人,當然更看不到。最後有人在小便池的牆上掏了個洞,第一個看到的搗蛋鬼,當場嚇了一大跳,他指天篤地的發誓,他看到一個綠色的氣球……
「狗日的原來是個『氣泡卵』,怪不得結不了婚!」
這個長得高鼻子大眼睛的漂亮小子,最後補充罵道。

聽完莫二友這「青頭」的來由,心裏老是放不下他那「綠氣球」,反倒生起惻隱之心。不知是他心理不平衡呢,還是大家看他不順眼?若是他值日那天,可夠他受的了,最高潮是在熄燈鐘響過後,全院寢室像鬧鬼似的炸開了,氣得他暴跳如雷,大家當成娛樂一般,直翻騰至深夜,同尹老師值日形成鮮明對比。

記得有一年,夏季的一天是他當值。晚自習前一切都很正常,可是熄燈後一切全反了:很多人翻牆跑出去;也有人爬上樹去乘涼。氣壞了的莫二友,抓住幾個半夜回來的,吃「磕揣」不在話下,一字排開離牆半公尺,然後用頭頂在牆上,這叫做「頂門槓」。事後這幾個被罰的同學,想了一個非常的報復方法:他們在廁所裏掏來一包糞便,曬乾成粉,從天花板上爬到莫二友的房間頂,將這包東西散在他的蚊帳上。雖稱了一時之快,卻闖下大禍,每人記一大過,進入特教班。雖然如此,他們在大家心目中,卻是英雄。

<前一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後一篇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